技術文章
接口位置設計的核心是 “貼合操作流程、減少人工干預、規避工藝死角",不同接口需匹配其功能場景(進料、排料、清洗、取樣)的操作需求:
主流設計在罐體頂部或側壁上部(距罐頂 1/4 高度處),便利性體現在三方面:
· 適配不同投料方式:若為人工投塊狀 / 顆粒狀藥材,頂部進料口(口徑通常 DN100-DN200)可搭配投料平臺或梯子,避免物料搬運時的高度差過大;若為溶劑(如水、乙醇)或粉末狀物料,側壁上部進料口可直接對接輸送泵 / 螺旋輸送機,物料沿罐壁流入,減少飛濺(尤其溶劑投料時,可避免沖擊液面產生氣泡)。
· 規避工藝干擾:進料口避開攪拌槳旋轉區域,防止物料投入時被槳葉撞擊破碎(如熱敏性藥材),同時避免與罐頂其他部件(如壓力表、視鏡)沖突,留出操作空間。
· 小容積罐(≤100L)因人工操作為主,進料口常設計在罐頂居中位置,口徑略小(DN80-DN100),方便手持投料;大容積罐(>1000L)因機械投料為主,側壁上部進料口可多設 1-2 個(如溶劑與藥材分開進料),減少切換時間。
分 “藥液出料口" 與 “藥渣出料口",位置設計直接影響排料效率:
· 藥液出料口:多在罐體中下部(距罐底 1/3 高度處),避開罐底殘渣沉積區,減少藥液含渣量(無需額外過濾即可對接下游設備)。位置高度需匹配輸送泵的吸入要求(通常高于泵進口 500-800mm),避免泵因吸入高度不足產生氣蝕;同時靠近罐體外壁,方便管道連接,減少罐內死角(如接口與罐壁平齊,無突出結構,避免藥液殘留)。
· 藥渣出料口:與底部出料結構(錐形底、平底帶導流)結合,位于罐體正下方或底部側壁。錐形底罐的藥渣出料口在錐尖最-低處,利用重力自然排渣,無需人工清理;平底帶導流罐的出料口在導流板最-低端,配合罐底傾斜角度(5°-10°),藥渣可沿導流板滑出,操作時只需打開底部閥門,無需拆卸部件,符合連續生產需求。
分 “清洗液進口" 與 “排污口",位置設計以 “全罐覆蓋" 為核心:
· 清洗液進口:多在罐頂(居中或偏心位置),對接 CIP 清洗系統的旋轉噴淋球(噴淋球可 360° 旋轉,覆蓋罐壁、攪拌槳、罐底)。進口位置需保證清洗液有足夠壓力(通常距噴淋球高度≤300mm),避免壓力損失導致噴淋范圍不足;部分大容積罐會在罐體中下部增設 1-2 個側清洗口,針對攪拌槳下部、罐底死角補充清洗,無需人工拆罐清理,提升操作便利性。
· 排污口:在罐體底部最-低處(與藥渣出料口共用或單獨設置),清洗后污水可自然排空,避免罐底積水殘留。接口帶快開閥門,清洗完成后可快速排污,無需等待,適配批量生產的清洗節奏。
位置設計需兼顧 “取樣代表性" 與 “無安全風險",主流在罐體側壁中下部(距罐底 1/2 高度處):
· 代表性:中下部位置的藥液濃度與罐內整體濃度一致(避免取到頂部低濃度或底部高殘渣的藥液),取樣后無需混合即可檢測,符合工藝檢測要求;部分工藝需多點位取樣(如提取初期與后期濃度差異大),會在罐體中部與下部各設 1 個取樣口,無需移動取樣設備,提升操作效率。
· 便利性:取樣口高度距地面 1.2-1.5m,符合人體操作習慣(無需彎腰或踮腳),接口帶截止閥與取樣閥(雙閥控制,防止藥液泄漏),取樣時只需打開取樣閥即可接取,無需停機或拆罐,避免溶劑揮發(如乙醇提取時)導致的安全風險。
接口規格(法蘭型號、管徑)需與上下游設備(輸送泵、過濾器、CIP 系統)“無縫匹配",核心遵循 “標準統一、流量適配" 原則:
· 壓力等級:因提取罐工作壓力多為常壓或低壓(0.1-0.6MPa),法蘭壓力等級多選用PN1.0 或 PN1.6(HG/T 20592-2009 標準),與輸送泵(離心泵、轉子泵)、過濾器(袋式過濾器、板框過濾器)的法蘭壓力等級一致(下游設備通常也為 PN1.0-PN1.6),避免因壓力等級不匹配導致密封失效。
· 密封面與材質:法蘭密封面多為突面(RF)(適配墊片為耐油橡膠墊或四氟墊片),與上下游設備的密封面類型統一(極少用凹凸面或榫槽面,避免增加連接復雜度);材質與罐體一致(304 不銹鋼用于普通提取,316L 不銹鋼用于強腐蝕性溶劑提取),與下游設備材質兼容,避免電化學腐蝕。
· 公稱通徑(DN):法蘭公稱通徑與接口管徑一致(如 DN50 接口配 DN50 法蘭),無變徑差異,方便直接對接(無需額外加裝變徑法蘭,減少泄漏風險)。
管徑需根據 “物料流量" 計算,與上下游設備的進出口管徑匹配,核心規律如下:
· 進料口管徑:溶劑進料(如自來水、乙醇)適配輸送泵出口管徑(泵出口多為 DN50-DN100),故進料口管徑設為DN50-DN100(如 200L 罐配 DN50,1000L 罐配 DN80);藥材進料(塊狀)管徑需更大(DN150-DN200),避免塊狀藥材堵塞,與螺旋輸送機出口管徑(DN150-DN200)匹配。
· 藥液出料口管徑:與下游過濾器進口管徑匹配(過濾器進口多為 DN65-DN125),故管徑設為DN65-DN125(如 500L 罐配 DN65,3000L 罐配 DN100),保證藥液流量與過濾器處理能力適配(無流量瓶頸,如 DN65 管徑對應流量約 20-30m3/h,與中小型過濾器處理量匹配)。
· 清洗口管徑:與 CIP 清洗泵出口管徑匹配(清洗泵流量多為 10-50m3/h),故清洗液進口管徑設為DN40-DN65(如 1000L 罐配 DN40,5000L 罐配 DN65),排污口管徑與進口管徑一致(避免清洗液排放時堵塞)。
· 取樣口管徑:因取樣量小(單次 100-500mL),管徑設為DN15-DN20,與取樣閥(常用 DN15-DN20)匹配,同時避免管徑過大導致取樣時藥液浪費或飛濺。
· 變徑適配:若上下游設備管徑與提取罐接口存在差異(如泵出口 DN80,提取罐進料口 DN65),會在接口處加裝同心異徑管(而非偏心異徑管,避免氣蝕),保證流量平穩過渡,減少壓力損失。
· 快裝接口:部分食品、制藥行業設備采用快裝法蘭(衛生級,如 ISO 2852),與上下游衛生級設備(如衛生泵、無菌過濾器)直接卡箍連接,無需螺栓固定,拆裝便捷,符合 GMP 要求。
微信咨詢